脾虛濕冷
春雨連綿不斷,身上好披了一件濕衣服
,濕噠噠的!不少人會出現(xiàn)茶不思、飯不想,伴有渾身無力的癥狀,而且大便還粘馬桶,屁股擦不干凈,其實這是脾濕的表現(xiàn)。你濕了嗎?中醫(yī)教你10招鑒定自己是否脾虛濕氣大
!1.大便粘稠難沖掉
、大便不成形:中醫(yī)認為,濕氣粘膩性讓大便粘稠、粘馬桶難沖掉2.舌苔白厚、舌苔黃膩:如果舌苔發(fā)黃發(fā)膩
3.小肚子大:小肚子也叫做“濕氣肚”
4.頭臉愛出油:體內濕氣重的人頭發(fā)就愛出油
;而且無論是冬夏,摸上去能感覺到膩膩的。5.睡覺留口水:成年人流口水也是脾胃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(xiàn)
,常見于脾胃運動功能減弱、水濕停留、脾胃濕熱或胃里存食下降、胃熱上蒸,即所謂的“胃不和則臥不安”。6.耳內濕:耳內濕又叫油耳朵
,就是總感覺耳朵里面總是濕濕的,用小指一碰,油油的。7.口臭:中醫(yī)認為:“胃氣不降
、濁氣上升”。而這種“濁氣上升”就會產生口臭。8.腳臭:汗腳就屬于“濕”的范疇
,腳特別臭的人是因為脾大,而脾大則是由于脾臟積濕,脾濕熱的時候,腳就會出又黃又臭的汗,就形成了“汗臭腳”。體內濕氣重
,中醫(yī)教你2招健脾祛濕1、喝馬齒莧薏仁茶
制法:取馬齒莧5g
、薏仁10g、赤小豆10g、芡實10g、淡竹葉3g馬齒莧
注意:脾主運化,濕氣重的根源大多數(shù)在于脾虛
,因此祛濕與健脾同時入手,祛濕效果更好更明顯。2
、按揉曲池清熱利濕屈肘時
,肘彎橫紋盡頭處就是曲池穴。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此穴,每次1~3分鐘,每日1~2次,可以起到清熱利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