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凍式除濕機的制冷除濕基礎知識點
1
常用的溫度單位(溫標)有三種:攝氏溫度
攝氏溫度(t,℃):我們經常用的溫度
華氏溫度(F,℉):歐美國家常用的溫度。
溫度換算:
F(℉)=9/5*t(℃)+32(已知攝氏溫度求華氏溫度)
t(℃)=[F(℉)-32]*5/9(已知華氏溫度求攝氏溫度)
絕對溫標(T
絕對溫標與攝氏溫度換算:
T(K)=t(℃)+273(已知攝氏溫度求絕對溫度)
2、壓力(P):在制冷中
壓力的常用單位有:
Mpa(兆帕);
Kpa(千帕);
bar(巴);
kgf/cm2(平方厘米公斤力);
atm(標準大氣壓);
mmHg(毫米汞柱)。
換算關系:
1Mpa=10bar=1000Kpa=7500.6mmHg=10.197kgf/cm2
1atm=760mmHg=1.bar=0.Mpa
工程上一般用:
1bar=0.1Mpa≈1kgf/cm2≈1atm=760mmHg
幾種壓力表示法:
絕對壓力(Pj):在容器中
表壓(Pb):制冷系統(tǒng)中用壓力表測得的壓力。表壓是容器內氣體壓力與大氣壓的差值
。一般認為:表壓加上1bar、或0.1Mpa,就是絕對壓力。真空度(H):當表壓是負值時
,取它的絕對值,用真空度表示。3
、制冷劑熱力性質表:制冷劑熱力性質表列出了制冷劑在飽和狀態(tài)的溫度(飽和溫度)和壓力(飽和壓力)等參數(shù)。制冷劑在飽和狀態(tài)的溫度和壓力是一一對應的。一般認為:蒸發(fā)器
、冷凝器、氣液分離器、低壓循環(huán)桶里的制冷劑是處于飽和狀態(tài)的。處于飽和狀態(tài)下的蒸汽(液體)稱為飽和蒸汽(液體),所對應的溫度、壓力稱為飽和溫度和飽和壓力。在制冷系統(tǒng)中,對于一種制冷劑來說
,其飽和溫度與飽和壓力是一一對應的,飽和溫度越高,飽和壓力也越高。制冷劑在蒸發(fā)器中蒸發(fā)以及在冷凝器中冷凝都是在飽和狀態(tài)下進行的
,所以蒸發(fā)溫度與蒸發(fā)壓力、冷凝溫度與冷凝壓力也是一一對應的。對應關系可查制冷劑熱力性質表。4、制冷劑溫度壓力對照表
5
、過熱蒸汽和過冷液體:在一定壓力下,蒸汽的溫度高于對應壓力下的飽和溫度,稱為過熱蒸汽。在一定壓力下,液體的溫度低于對應壓力下的飽和溫度,稱為過冷液體吸氣溫度超過飽和溫度的數(shù)值稱為吸氣過熱度
液體溫度低于飽和溫度的數(shù)值稱為液體過冷度
。液體過冷一般發(fā)生在冷凝器底部、經濟器內、中間冷卻器內。節(jié)流閥前液體過冷有利于提高制冷效率。6、蒸發(fā)
、吸氣、排氣、冷凝壓力和溫度蒸發(fā)壓力(溫度):制冷劑在蒸發(fā)器內的壓力(溫度)
。冷凝壓力(溫度):制冷劑在冷凝器內的壓力(溫度)。吸氣壓力(溫度):壓縮機吸氣口處的壓力(溫度)。排氣壓力(溫度):壓縮機排氣口處的壓力(溫度)
。7
、溫差:傳熱溫差:指傳熱壁兩側的兩種流體的溫度差。溫差是熱傳遞的推動力。比如:制冷劑與冷卻水
;制冷劑與鹽水;制冷劑與庫房的空氣之間均存在溫差。由于傳熱溫差的存在,使得被冷卻物溫度比蒸發(fā)溫度高;冷凝溫度比冷凝器冷卻介質溫度高。8
、濕度:濕度是指空氣的潮濕程度。濕度是影響換熱的一個因素。濕度的三種表示方法:
絕對濕度(Z):每立方米空氣含有水汽的質量
。含濕量(d):一千克干空氣含有的水汽量(g)。
相對濕度(φ):表示空氣實際絕對濕度接近飽和絕對濕度的程度
。在一定溫度下
,一定量的空氣只能容納一定的水汽,超過這一限度,多余的水汽就會凝結成霧,這種一定限量的水汽量稱為飽和濕度。在飽和濕度下,有對應的飽和絕對濕度ZB,它隨空氣溫度變化而變化。在一定溫度下
未飽和空氣的絕對濕度Z與飽和空氣絕對濕度ZB的比值即相對濕度
咨詢熱線
133-5299-34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