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氣濕度的定義
表示空氣中水汽多寡亦即干濕程度的物理量
,稱為空氣濕度。濕度的大小常用水汽壓、絕對濕度、相對濕度和露點溫度等表示。公眾天氣預(yù)報中最常用的是相對濕度。相對濕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含量(絕對濕度)與同溫度下的飽和濕度(最大可能水汽含量)的百分比值
。它只是一個相對數(shù)字,并不表示空氣中濕度的絕對大小。在一定的氣溫條件下
,一定體積的空氣只能容納一定量的水汽。如果水汽量達到了空氣能夠容納水汽的限度,這時的空氣就達到了飽和狀態(tài),相對濕度為100%。在飽和狀態(tài)下,水份不再蒸發(fā)。高熱的夏季遇到這種天氣,人體分泌的汗水難以蒸發(fā),感到悶熱難以忍受。反之,秋天有時也會遇到高溫這只“秋老虎”,但由于濕度明顯降低,人們渾身淌汗卻很少會有“悶”的感覺。如果冬天遇到低溫高濕天氣,人們又會感到陰濕寒冷。空氣中濕度太小,同樣會使人感到不舒服。南方人初到北方,沿海人咋去大西北,常會感到唇干口燥,甚至鼻出血。當然,這是屬于人的適應(yīng)性問題了。一般而言,相對濕度的日變化與氣溫的日變化相反
相對濕度的年變化比較復(fù)雜,通常是多雨的季節(jié)濕度高
,晴朗的天氣濕度低,但各地的地理條件、氣溫條件和雨季情況差異很大,難以概括出一個具有普遍性的規(guī)律。電視觀眾朋友們一定會注意到,當要預(yù)報一場降水即將發(fā)生時
,預(yù)報員常會給出一張高空形勢預(yù)報圖,圖中用紅色箭頭表示西南暖濕氣流,用藍色箭頭表示來自北方的干冷氣流,并預(yù)報說這兩支氣流將在某地區(qū)交匯,產(chǎn)生強降雨。當然
,這只是諸多降雨因素中的兩個因素,是一種直觀的圖示。不過,它至少表明了兩個含義:其一,大氣中的暖濕氣流一般來自南方,干冷氣流來自北方;其二,暖濕氣流是產(chǎn)生降水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。事實上
,空氣中的水汽一部分來自其下墊面上江河湖泊和潮濕土壤的蒸發(fā),另一部分(在許多情況下是主要的一部分)則來自熱帶地區(qū)特別是熱帶洋面。我國地處亞歐大陸東南部,因此,偏南或西南氣流一般攜帶有暖濕空氣,而西北氣流是干冷空氣的同義語“空氣濕度”顧名思義是指空氣中所含水汽的大小
本文標簽: 工業(yè)除濕機 工業(yè)除濕機廠家
咨詢熱線
133-5299-34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