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濕機與鐵觀音制作
4月23日,大田縣屏山鄉(xiāng)內洋村茶農蘇啟構正忙著調試剛剛買來的除濕機,以備一周后春茶開采之用
近來
大田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,境內峰巒疊翠
“找”到生態(tài)高山茶
大田種茶可溯及200多年前,清末曾開設茶館72處
大田的茶葉真的無路可走
6年前,一臺商欲到大田發(fā)展茶業(yè)
大方廣茶業(yè)公司創(chuàng)辦后
一步到位
,就種無公害茶大田縣決定直奔前景看好的無公害茶
。新開墾的茶園,全部選種品質上等的黃觀音、紅芽觀音、金萱等;改造、提純復壯現(xiàn)有茶園;以施有機肥為主,廣泛使用農家肥、復合肥,化肥使用量不超過20%%;杜絕劇毒、高殘留農藥,選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的農藥及生物農藥政府出臺茶葉生產資金扶持措施,激勵茶農建設高標準茶園
。退耕還茶5畝以上、新建茶園30畝以上,每畝補助苗款50元。去年,全縣新植茶園6500畝,都是高標準茶園,新購先進制茶設備577臺。全縣茶葉年產值2.24億元,種茶、制茶、賣茶,成為當地人們致富的新興產業(yè)。好技術換來好身價
以往
,大田茶葉加工戶大多使用落后的滾筒殺青機、手拉式烘干機,溫度、火候難控制,加工出來的茶葉色澤差、香氣低,味不濃,上不了檔次。加工工藝的改進亦提上日程
。加工大戶率先改革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,以液化氣為燃料,換上新式殺青機、烘干機,方便衛(wèi)生,減少了二次污染;引進臺茶工藝,多翻少搖,延長作青時間,茶湯色澤變得翠綠;做形上如今,大田已列入全省茶業(yè)新區(qū)開發(fā)科研基地
工藝改進后,茶葉身價一路上揚
四處“選美”提品質
做出好茶
,只是大田茶產業(yè)的階段性目標。能不能實現(xiàn)品牌突破,把競優(yōu)理念推向更高?前年夏天,大田縣在福州舉辦高山優(yōu)質茶展示會
,打響了當地茶產業(yè)的知名度。在這次全省制茶大賽中,大田縣精選的樣品17只,其中“鐵觀音”、“金萱”、“金觀音”2004年3月
2005年4月
根據縣里“54321”優(yōu)勢農產品的發(fā)展目標
咨詢熱線
133-5299-3419